4月29日,中國首款銅合金板式換熱器在上海正式推出,專家認為它的面世開拓了國內板式
換熱器市場。該產品充分利用了銅合金材料耐腐蝕、高導熱、抑菌等自身優勢,經濟實用、技術可靠,而且其關鍵部件———銅合金板材可以保證長期穩定供應。據介紹,該產品由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熱交換器分技術委員會以及來自板式換熱器行業和銅加工行業的主要企業在自愿合作的基礎上自主研發,目前在我國尚屬首創,未來應用領域和發展空間非常廣闊。性價比高供應穩定據專業人士介紹,目前國內板式換熱器市場上不銹鋼板和鈦板在板材選擇上占主導地位,但兩者在實際應用中都有明顯不足。不銹鋼板面臨的問題是:高濃度氯離子水質下的縫隙腐蝕、板片表面細菌生長和熱傳導效率相對較低等;鈦板的應用則受到全球材料供應緊張、價格昂貴、交貨期長等問題的困擾。板片腐蝕和產品初始成本過高這一對技術和經濟矛盾在可預見的將來很難得到緩解。此前,有關權威技術部門對3種板材進行的熱力性能測試對比分析結果顯示:銅合金傳熱系數(具體參數請見產品介紹手冊)遠高于不銹鋼和鈦,可以顯著減少換熱器板片的使用數量,用戶投資成本較低。而另一項關于苛刻水流環境下(氯離子濃度大,流速高)耐腐蝕性能對比分析也表明,銅的耐腐蝕壽命約為不銹鋼的3倍;相對鈦,價格低廉和供應穩定使銅合金更有競爭力。預計今后20年是板式產品旺盛的推廣期。專家認為,銅合金板式換熱器的適時推出為用戶提供了一個兼顧經濟和技術的高性價比產品。近年來,國內地熱資源開發市場迅速擴張,近江河和近海船舶制造、海水養殖、海水淡化、以及電廠余熱利用領域對板式
換熱器也需求旺盛,今后銅合金板式換熱器在這些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開發模式創造多贏局面據了解,在銅合金板式換熱器項目研發過程中,銅加工企業得到了來自板式換熱器行業的支持,如耐腐蝕要求、加工要求等關鍵技術參數的提供和確認;板式換熱器行業也在歸納銅合金的耐腐蝕性能、尋找和開發適用的銅合金方面得到了銅加工企業的配合。國際銅業協會全球技術研發副總裁鄭永新先生表示,合作開發方式對項目組參與方都有利:項目組各成員按計劃完成相關任務,研發成果將分階段和各項目組成員共享,項目組考慮成員具體優惠措施并逐步完善,真正形成了多贏的局面。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熱交換器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延豐認為,銅合金板式換熱器很有前景,這種產業供應鏈上下游合作開發、利益共享的模式在國內具有指導性意義。希望該項目能為銅工業和板式換熱器行業做出貢獻,并成為今后雙方合作的良好開端。3年合作終結碩果據項目研發小組介紹,銅質板式換熱器技術研發項目于2004下半年發起,由國際銅業協會(中國)和全國鍋爐壓力容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熱交換器分技術委員會共同召集,成員有來自板式換熱器行業和銅加工行業的主要企業單位,包括:北京市京海換熱設備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淄博泰勒換熱設備有限公司、閩隆實業-福建省泉州市江南冷卻器廠和上海朗金傳熱技術有限公司。銅質板式換熱器技術研發項目的目的是通過研究工業換熱領域銅合金的抗腐蝕性能,選擇優化合適的銅合金來進行板式換熱器的研發,為用戶提供價格適中、抗腐蝕性能優異的銅質板式換熱器。銅質板式換熱器的研發成功,可以大批量的替代鈦板和超級不銹鋼等昂貴金屬板材,為行業創造巨大效益。項目于2005年啟動,經過3年的不斷研發和實驗,完成了適用板式換熱器用銅合金板材的研發、銅合金板式
換熱器制造、以及耐腐蝕性能研究等關鍵環節,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的重要成果和技術突破,在2008年終于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銅合金板式換熱器。下一步,項目研發小組在完成模具開發和技術文件的總結后,后續的研發工作將交給推廣小組,但研發的工作并沒有終止,關注重點將是解決現場應用后腐蝕情況的分析和耐腐蝕的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